在2025年7月1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的先进制造链主题活动现场,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,人工智能的下个浪潮是物理AI——Physic AI。他指出,生成式AI是人工智能的第二个浪潮,它实现了模态转换(如从文本到图像)。而物理AI将是第三波浪潮,特点是AI可以进入物理机器,如机器人。 “物理AI”概念的诞生标志着AI技术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渗透的关键转折,而AI进入物理世界的第一步是:看清世界。激光雷达作为三维环境感知的 "黄金标准”,将成为这种基于物理世界建模和实时交互的 AI 技术“最重要的眼睛”。
物理AI的核心需求与激光雷达的不可替代性
黄仁勋定义的物理AI需实现“基于物理原理的算法构建”“嵌入机器人等实体”,并具备“动态环境适应能力”。这意味着AI必须实时获取物理世界的精确三维数据,而激光雷达凭借主动探测、高精度点云建模和抗环境干扰能力,成为不可替代的传感器:
高精度数据驱动物理建模: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生成密集点云,构建厘米级精度的环境3D模型,为物理AI提供运动规划和决策的基础数据。
多模态融合提升决策可靠性:物理 AI 强调多传感器融合的 "感知 - 决策" 闭环。激光雷达与摄像头、毫米波雷达的协同,可解决纯视觉方案在极端天气和环境下的失效问题。
全天候可靠性:激光雷达在夜间、尘埃等场景下,以及在远距离、通用障碍物识别方面表现出色。
正因这些独特的优势,激光雷达被自动驾驶,智能辅助驾驶、机器人、无人机等领域广泛采用,成为自主设备的“安全之眼”、“智能之眼”。与此同时,黄仁勋还提到了Omniverse虚拟世界平台。
激光雷达:数字孪生的“基石”
黄仁勋介绍,数百个中国项目正构建着与现实完全对应的虚拟工厂。机器人在里面完成数万次物理交互训练:机械臂学习抓取易碎品的精准力度控制、AGV小车演练人流密集环境中的避障路径、服务机器人模拟应对突发状况的决策逻辑。
“通过数字孪生训练,机器人部署周期缩短60%,试错成本降低80%。”黄仁勋展示了惊人数据。当被问及物理AI的安全保障时,黄仁勋指向Omniverse平台:“这是一个虚拟世界,可以有效保障安全训练。”机器人在进入现实世界前,已在数字环境中经历所有可能的危险场景。
数字孪生的核心是以高保真度和高频率更新现实世界的模型。一方面,激光雷达通过百万级点云数据构建的三维模型,可为数字孪生提供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精度的 “数字基因”;另一方面,其持续感知能力让数字孪生突破静态建模局限,实现与物理世界的实时同步。
从游戏场景建模的影视级精度还原,到零售空间的智能动线优化,从沙漠地质考察的无人机集群测绘,到智慧工厂的实时数字孪生调度,激光雷达扮演着虚实融合中"数字桥梁"的关键角色。
转载此文于“激光雷达老炮儿”,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