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级提供商,为企业级商家提供app、定制化后台及解决方案服务
咨询热线:400-083-286
国家能源局:推动具备条件的新型储能、新能源在迎峰度夏前建设投产,增强电力供应保障
2025-08-01

7月31日,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,发布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、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,介绍迎峰度夏电力供需总体情况,发布《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(2025)》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据刘明阳介绍,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屡创新高。7月以来,全国气温热力值拉满,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~2℃,叠加南方等地“出梅”降雨结束,呈现高温闷热天气。在国内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.3%的拉动下,各地电力负荷快速上升,较6月下旬增长超2亿千瓦。7月4日、7日、16日、17日,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四次创历史新高,突破15亿千瓦,最高达到15.08亿千瓦,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.57亿千瓦。截至目前,江苏、山东、广东等19个省级电网负荷46次突破历史新高。  

各地电力供应总体平稳。今年上半年,全国新增投产发电装机容量超2亿千瓦,其中新增水电、气电、煤电等支撑调节性电源3000万千瓦;新投三回跨区输电通道,增加跨省区输电能力1600万千瓦。7月以来,又新增投产(并网)支撑调节性电源超1000万千瓦,电力保供基础进一步夯实。入夏以来,各类支撑调节性电源应开尽开,电煤、天然气等一次燃料供应充足,全国电力供应平稳有序(仅四川在17日晚峰时段短时采取需求响应措施),经受住了今年入夏以来的首轮高温大负荷考验。  

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。迎峰度夏期间,如果发生多区域同热,全国用电负荷预计可能突破15.5亿千瓦。预计8月上旬,还将有高温天气过程,如出现极端气候、大范围连续高温天气,电力供应保障压力将进一步加大。目前看,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,华东、华中、南方区域部分省份高峰时段电力供应趋紧,但可以通过采取相关措施有效管控。  

刘明阳表示,为提升电力供应能力,国家能源局主要采取了五方面措施: 

一是加强电力供需形势监测研判,一省一策指导电力保供工作。国家能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电力保供的指示批示精神,紧盯迎峰度夏关键时点,持续完善日、周、月、季信息监测和报送机制,重点加强全国电力供需情况每日监测和季度研判,按月监测煤电建设情况。组织有关地方、企业开展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及保供措施研究,制定重点地区一省一策工作举措,指导地方做好电力保供工作。

二是多措并举督促有关地方、企业加快各类电源规划建设。推动具备条件的水电、新型储能、新能源在迎峰度夏前建设投产,增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。下达年度支撑性电源建设投产和开工目标任务,督促有关地区、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实施,确保按期建设投产,夯实电力供应保障基础。

三是持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,增强省间互济能力。推动陇东-山东、哈密-重庆、宁夏-湖南跨省区输电通道,以及贵州二郎电厂灵活转接工程在今年上半年投产,迎峰度夏期间有效发挥电力保供作用;持续推进闽赣背靠背等省间电力灵活互济工程核准建设工作,力争尽早投产发挥紧急支援作用。

四是督促企业加强电力设备运维管理。督促电力企业持续优化检修安排、加强运行维护,尽可能减少机组非计划停运和出力受阻,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各类电源应开尽开,应调尽调。指导地方和电力企业做实做细应急工作预案,及时抢修复电,最大程度减少极端天气突发事件对人民正常生活的影响。

五是发挥市场调节作用,加强投诉举报处理。发挥大电网、大通道、大市场作用,充分利用跨省跨区通道送电能力和各地富余电力资源,错时、错峰开展省间市场化交易互济。充分发挥12398能源监管热线民生通道作用,积极回应民生诉求,高效解决群众投诉事项,对于漠视侵害群众用能权益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惩处,全力保障广大群众可靠用能、放心用能、满意用能。

转载此文于“能源发展网”,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